林務局森林療癒之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

林務局森林療癒之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

作者

台灣森林保健學會

袁孝維

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計畫

摘要

(一) 達成目標

  1. 彙整國內外森林療癒場域認證機制與森林療癒專業人員之考核制度等相關文獻,並召開專家顧問會議,匯集各領域專家之建議,以訂定森林療癒場域選址指標要項一式,以及森林療癒指導員訓練課程。
  2. 完成十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場域資源盤點,並從中評選出八處進行森林療癒場域現勘暨活動測試執行。最後再選出三處優先推動與規劃之國家森林遊樂區,並提出相關森林療癒發展操作模式之建議。
  3. 透過舉辦森林療癒工作坊、森林療癒國際研討會,以及召開專家顧問座談會等人員培力活動,提升林務從業人員在森林療癒課題所需的相關專業能力,確保森林療癒各工作要素得以順利推展。
  4. 透過資料收集、現地勘查、國內外專家顧問面談討論,研提林務局「臺灣森林療癒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做為未來施政計畫規劃及執行時之重要參考。

(二) 完成工作項目

  1. 療癒基地指標制訂:森林場域選址原則一式
  2. 場域盤點
  • 資料收集
  • 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現地勘查
  • 國外專家顧問參訪阿里山、八仙山與東眼山之現勘
  • 選定三處森林療癒規劃場域
  1. 人員培力
  • 森林療癒指導員訓練課程大綱
  • 森林療癒工作坊
  • 森林療癒國際研討會
  1. 森林療癒之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書:擬定「林務局森林療癒之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書」

(三) 具體成果

  1. 完成「林務局森林療癒之發展策略暨行動計畫書」、「森林療癒場域選址要項」及「森林療癒指導員訓練課程」各一式。
  2. 完成十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針對森林療癒要件之軟硬體設施盤點,並選取八處進行現勘,三處完成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規劃建議。
  3. 辦理森林療癒人才培訓工作坊及國際研討會各一場。

 

一、林務局推動森林療癒組織分工

林務局具體職掌約有森林經營計畫、林業資源之保育、利用、開發等計畫之研擬、森林資源調查;森林管理、保護、林業行政;保安林經營管理、上游集水區之治理、林道與林業工程之規劃、督導及維護管理;造林之調查規劃、育苗及撫育、國有林與公有林之管理、林產物處分、民營林業及林產工商業之輔導;國家森林遊樂區之規劃、開發、管理與經營及自然生態保育等事項。

參考林務局官網,林務局本部目前設有森林企劃組、林政管理組、集水區治理組、造林生產組、森林育樂組、保育組、秘書室暨主計、人事、政風等室,共有6組4室。在地方則分設羅東、新竹、東勢、南投、嘉義、屏東、臺東、花蓮等8個林區管理處暨農林航空測量所計9個機關。各林區管理處視業務繁簡,得設林政課、治山課、作業課、育樂課、森林鐵路管理課,另設秘書室及主計、人事、政風4室;又各林區管理處得報准於轄區內設置工作站。總計各林區管理處設65課、室暨34個工作站。

森林療癒的發展是全方位的,不論從軟硬體設施、媒體宣傳、志工解說宣導及療癒指導員課程規劃、培訓與認證等多項工作,皆需要結合林務局與各林區管理處共同努力合作。因此,本學會彙整於日後推動森林療癒發展時,在執行需求項目上所對應之林務局組織的權責分工,分述如下:

(一)森林育樂組

國家森林遊樂區及平地森林園區等森林療癒場域之規劃;森林療癒場域基地認證;療癒相關課程規劃;森林療癒指導員培訓與療癒解說牌誌建立;國家森林志願服務志工培力及相關文宣的出版與管理;森林療癒場域之設施改善與維護;療癒步道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步道志工與手作步道之推廣等事項。

(二)林政管理組

森林療癒課程/活動推廣;發布林業新聞;籌辦森林療癒推廣記者會及媒體公關等事宜。

(三)造林生產組

輔導公私有林規劃建置為森林療癒場域及配合療癒課程/活動之推動;配合規劃執行森林療癒場域之林相改良及疏伐撫育等相關工作;輔導公私有林國產材產品開發並配合森林療癒之推廣等事項。

(四)森林企劃組

提供年度森林資源調查相關資料,包含林分密度、樹種、動植物資源等;協助將森林療癒推動過程所蒐集之資源調查及環境監測各項資料資訊化等事項。

(五)保育組

配合森林療癒場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之推動,輔導場域周邊社區及部落參與療癒課程/活動之進行並開發相關產品等事項。

(六)現地經營管理者

現地經營管理者需擔任療癒場域維護與管理之責,配合林務局組織之權責分工,使其發展為適合從事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環境。

(七)國家森林解說志工

目前各國家森林遊樂區之解說志工,均具備森林相關知識與解說技巧,加以培訓森林療癒基本概念,於日後在進行解說時可適度將療癒之概念融入,有效地成為森林療癒在初步推廣上的最佳利器。但非如森林療癒指導員執行專業的療癒項目操作。

 

二、對未來推展森林療癒之展望與建議

為逐步提升林務從業人員發展森林療癒所需之能力,以確保林務局森林療癒業務得以順利推展。透過森林療癒場域選址要項,逐年新增林務局各國家森林遊樂區森林療癒場域示範點,並規劃與執行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依據林務局森林療癒之施政計畫,規劃與執行森林療癒相關之媒體宣傳,以增加其曝光與大眾接受度。結合林務局各國家森林遊樂區鄰近社區及業界,規劃設計森林療癒之推廣行銷方案

(一)短程目標

初期之目標族群為一般大眾,藉由合適場域選定,規劃相關課程/活動,提供民眾能夠透過自導式的方式體驗森林療癒。短程目標,分述如下:

 

目標一:提升林務組織森林療癒相關知識,強化組織效能與推動力

透過人員培力與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舉辦,增進林務局內部人員之動能,除辦理各林區管理處內部人員森林療癒基礎培訓課程/活動,更需培養林務人員理念共識與森林療癒經營管理知能,並規劃由具公信力之單位,辦理森林療癒基礎培訓課程/活動,提供森林相關領域及環境教育的課程學分證明。因為林務局在森林療癒中所扮演之角色,並非站在第一線的實務操作者,其願景是提供具健康優質軟硬體的森林場域,鼓勵不同跨領域團體前來使用。因此,林務局內部人員之培訓課程/活動內容以森林療癒概念及經營管理知能為主,提升同仁與志工對森林療癒的認識,同仁在後續場域整理規劃時可融入多元的考量,而志工在導覽解說時亦可增加森林保健的內容資訊。

 

目標二:讓一般大眾能透過自導式的方式體驗森林療癒

持續進行林務局轄管十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森林療癒資源盤點,除本年度盤點之項目外,將逐步納入外部社區、原住民部落與周邊資源等,結合規劃出更多元之療癒課程/活動。本年度階段式選出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依前述指標分析與專家顧問討論之結果,於短程計畫期間分為三、二、三處,進行場域規劃與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設計建議及操作等工作項目。辦理外部人員森林療癒培訓課程/活動,對象包含相關領域之教師與學生,或對森林療癒有興趣之跨領域,如心理諮商、醫護人員及長照看護者,提供其森林知識並鼓勵使用森林做為其療癒服務的場域。進行森林療癒相關知識解說文稿撰寫及設立,撰寫之森林療癒相關解說文稿,建議包括大型一般性總述之解說牌(概論森林療癒之由來、功效、體驗方式),及森林療癒課程/活動相關之小型解說牌(詳細說明特定步道系統適宜進行之森林療癒課程/活動及其最佳功效)及相關文宣資料。

 

目標三:建立科學證據與臺灣森林療癒之研究基礎

與大專院校合作或委由專業團隊依序進行八處國家森林遊樂區森林療癒場域實務及學術研究,研究方向建議以環境因子(如芬多精、負離子、懸浮微粒、溫溼度、風速、光照、林相)與健康效益(如心跳、血壓、自律神經、壓力、憂鬱、焦慮、情緒)為主。後續再擴及其他國家森林遊樂區或相關場域之研究調查。

 

目標四:以森林療癒強化地方發展,促進永續經濟與社會福祉

透過策略合作機制,建立合作平臺,發展森林療癒亮點。盤點私有林與平地森林園區林業資源,建立資訊平臺。輔導私有林地主規劃森林療癒活動場域,合作進行療癒課程/活動推廣,以增進私有林資源之使用率,達到健康人民,健康森林之雙贏局面。另許多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中高海拔,對於年長及具心血管疾病者並不適宜,因此未來可規劃平地森林園區森林療癒基地,提供符合前述族群一個安全、安心的療癒體驗地,亦可作為想體驗森林療癒,但對進入森林環境或環境鬱閉度較高而感到害怕者的另一項選擇地。

 

目標五:行銷推廣森林療癒概念凝聚共識

建立森林學界的對話平臺,進行內部溝通與行銷,例如結合大專院校或相關單位學者的討論會或腦力激盪共識營等,化解批評與阻力。整合國內相關療癒場域資源與課程/活動,舉辦跨領域專家會議,引導納入以森林為療癒場域的一環。規劃大型鼓勵民眾「走入山林走出健康」的全國性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舉辦記者體驗課程/活動等。

 

(二)中程目標

透過完成訓練課程的森林療癒指導員,規劃並試行辦理森林療癒課程/活動,對象為長期坐辦公室的亞健康壓力族群,協助達到森林療癒放鬆身心的健康效益。延續短程目標之人員培力及在地大專院校或專業團體合作等目標,辦理相關人員增能培訓課程/活動,並持續針對選定之森林療癒場域進行環境監測及健康研究。

 

目標一:引導亞健康的壓力族群,達到療癒放鬆身心的健康效益

根據轄管場域現有資源,持續整理規劃森林療癒可搭配之課程/活動。針對壓力族群,設計並實際操作森林療癒課程/活動。在解說宣導方面則編寫並出版林務局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規劃示範(如手冊與摺頁),引導輕微壓力族群進入森林,達到放鬆身心之生心理效益。

 

目標二:完善科學證據與臺灣森林療癒之研究基礎

與大專院校合作或委由專業團隊持續針對國家森林遊樂區及平地森林園區進行森林療癒場域實務及學術研究。進一步委託或與學術界、學會合辦森林療癒課程/活動,透過研究持續建立資料,以完善臺灣森林療癒基礎。

 

目標三:透過跨界合作,進行森林療癒之推廣

建構森林療癒跨界合作系統,發展森林療癒軸線。除了原先亮點之示範場域外,連結周邊社區與交通樞紐之聚落,以發展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與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福利部等單位合作,讓森林療癒發展走向國際化。藉由策略團體或非營利組織等機構的進駐,推動森林療癒課程/活動。最終結盟業界、鄰近社區參與規劃設計推廣行銷方案,以達成整體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推展。

 

目標四:進一步提升林務局森林療癒推展品質

因應林務局內部人員業務異動頻繁,持續辦理相關業務承辦人員森林療癒專題增能課程/活動。定期辦理現地場域經營管理者的培力課程/活動。彙整林務局推動森林療癒歷程、成果報告書、研討會資料、研究報告及所規劃之森林療癒課程/活動等,納入資訊系統,提供林務局同仁及民眾查詢。配合林務局現有之發展規劃,將國產材產品納入森林療癒課程/活動,輔導提升其商品價值,增進大眾對國產材之接受度與曝光度,創造產業價值。

 

(三)長程目標

持續針對一般民眾及壓力族群,辦理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並鼓勵醫療或特定對象相關單位,為其關注的族群設計合適的森林療癒課程/活動。透過實務操作經驗與成果,促成跨部會合作,並將推動經驗轉移至其他可執行森林療癒之場域,為臺灣林業現代經營開創新局。建立國際合作機制,翻譯出版適合林務局推動森林療癒相關書籍。

 

目標一:鼓勵醫療或特定對象相關單位,為其關注的族群設計合適之森林療癒課程/活動

透過與醫療或特定對象機構合作機制,配合規劃設計符合進行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軟硬體。鼓勵並配合規劃操作森林療癒課程/活動(如張老師、過動兒、憂鬱症、躁鬱症、行動不便、復健者、銀髮族等)。

 

目標二:建立森林療癒指導員及場域認證機制

經過前期所建立之充分科學驗證與發展,國人也對森林療癒有所認同,因此應可委託具公信力之民間機構,建立森林療癒指導員及場域認證機制。研擬森林療癒指導員及森林療癒場域認證機制,包括課程訓練與後續之增能及考核。建議可委託具公信力之民間機構,承接森林療癒指導員及森林療癒場域認證、增能及考核工作。而林務局則扮演督導森林療癒指導員及相關課程/活動之角色。也可委託具公信力之民間機構,逐步建立成熟的市場商業模式。

 

目標三:行銷推廣林務局辦理之森林療癒課程/活動

透過整合、新聞及出版品等方式推廣林務局所辦理之森林療癒成果。翻譯出版適合林務局推動森林療癒之相關書籍。建立或整合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之資訊平臺,讓民眾更容易獲得相關課程與活動資訊。持續進行網路與新聞行銷,增加國際曝光。

 

目標四:持續透過跨界合作,進行森林療癒之推廣

透過跨界合作,發展森林療癒軸面,不僅結合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鄰近社區部落與私有林地、交通樞紐,更納入醫療機構,都市森林等場域,將森林療癒推展至全臺各地。與心理諮商、醫療組織、長照看護等相關單位建立合作網絡,共同分享經驗與資源。協助推廣私有林場域進行森林療癒課程/活動,並結合社區與都市森林,規劃出適宜行動不便者的療癒空間。

 

全文請逕至來源、主管機關索取資料​

本網站僅整理臺灣森林療癒之期刊文章、論文、計畫報告摘要供參考
若需閱讀全文請逕至來源、主管機關索取資料